基本信息
书名:刑法学(第五版)
书号:9787562066019
定价:66.00
作者/编者: 曲新久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编辑推荐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教材;中国政法大学授课教材;中国政法大学期末考试教材
*章刑法概说
*节刑法的概念、渊源与分类/
di二节刑法的根据、任务和功能/
di三节刑法规范、体系与解释/
di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节罪刑法定原则/
di二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i三节罪刑相当原则/
di三章刑法的适用范围
*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di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di四章犯罪概述
*节犯罪的概念/
di二节犯罪的分类/
di三节罪名与罪状/
di五章犯罪构成
*节犯罪构成的概念/
di二节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di三节犯罪构成的分类/
di六章犯罪客体
*节犯罪客体的概念/
di二节犯罪客体的种类/
di三节关于犯罪客体的其他观点/
di七章犯罪主体
*节犯罪主体概述/
di二节自然人/
di三节单位/
di八章犯罪客观方面
*节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di二节危害行为/
di三节行为对象/
di四节危害结果/
di五节因果关系/
di六节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工具)和状况/
di九章犯罪主观方面
*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di二节故意/
di三节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di四节过失/
di五节无罪过事件/
di六节期待可能性/
di十章正当化事由
*节正当防卫/
di二节紧急避险/
di三节其他正当化事由/
di十一章未完成罪
*节未完成罪概述/
di二节犯罪预备/
di三节犯罪未遂/
di四节犯罪中止/
di十二章共同犯罪
*节共同犯罪概述/
di二节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与处罚/
di三节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
di十三章罪数
*节罪数概述/
di二节实质的一罪/
di三节法定的一罪/
di四节处断的一罪/
di十四章刑事责任
*节刑事责任的概念/
di二节刑事责任的根据/
di三节刑事责任的实现/
di十五章刑罚概说
*节刑罚的概念/
di二节刑罚目的/
di三节刑罚的功能/
di十六章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节刑罚的体系/
di二节主刑/
di三节附加刑/
di四节非刑罚处理方法/
di十七章刑罚裁量
*节刑罚裁量概述/
di二节量刑情节及其适用/
di三节刑罚裁量的制度/
di十八章刑罚执行
*节刑罚执行概述/
di二节刑罚执行的制度/
di十九章刑罚消灭
*节刑罚消灭概述/
di二节刑罚消灭的制度/
di二十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节危害国家、颠覆政权的犯罪/
di二节叛变、叛逃的犯罪/
di三节间谍、资敌的犯罪/
di二十一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di二节破坏特定对象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di三节实施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di四节违反**、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管理规定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di五节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di二十二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di二节走私罪/
di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di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di五节金融诈骗罪/
di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
di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
di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
di二十三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节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
di二节侵犯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
di三节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
di四节侵犯他人人格、名誉的犯罪/
di五节侵犯民主权利的犯罪/
di六节妨害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
di二十四章侵犯财产罪
*节侵犯财产罪概述/
di二节暴力、胁迫型财产犯罪/
di三节窃取、骗取型财产犯罪/
di四节侵占、挪用型财产犯罪/
di五节毁坏、破坏型财产犯罪/
di二十五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节扰乱公共秩序罪/
di二节妨害司法罪/
di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di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
di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
di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di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罪/
di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di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di二十六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节平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
di二节战时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
di二十七章贪污贿赂罪
*节贪污犯罪/
di二节贿赂犯罪/
di二十八章渎职罪
*节一般*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di二节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di三节特定*工作人员的渎职罪/
di二十九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节危害作战利益的犯罪/
di二节违反部队管理制度的犯罪/
di三节危害军事秘密的犯罪/
di四节危害部队物资保障的犯罪/
di五节侵害部属、伤病军人、和平居民、俘虏利益的犯罪/
参考书目
(四)纯正不作为犯与不纯正不作为犯1纯正不作为犯(或称真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法定的不作为之罪(不作为犯)的情形。常见的纯正不作为犯有: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遗弃武器装备罪;遗失武器装备罪;遗弃伤病军人罪;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其他渎职性犯罪等。行为构成上述犯罪的是纯正不作为犯,因为法律规定的上述犯罪行为自身就是不作为,行为人也只能以不作为(或因不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构成该类犯罪,人的行为与法定的行为在行为形式上(都是不作为)一致,故被称为纯正不作为犯。例如,甲在医院生下一女婴,见有残疾,就将女婴遗弃在医院。甲不履行对女婴抚养义务(不作为)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不作为犯罪(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因为认定纯正不作为犯,犯罪人的行为形式与法定构成要件的行为形式都是不作为,行为形式上的一致性成为犯罪认定的常态问题。2不纯正不作为犯(或称不真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因不作为而构成了法定的作为之罪,或者说,行为人因不作为构成了非法定的不作为之罪。如因某人不作为而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例如,甲欲将3岁儿童乙拐带回家收养,在回家途中,将乙遗弃在荒树林中,径自离去。3天后,该儿童冻饿致死。法院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以(将所带儿童遗弃不管的)不作为行为,构成了非法定不作为之罪——故意杀人罪(因为故意杀人罪通常是作为才能构成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就构成故意杀人罪而言,甲对儿童弃之不管的行为相对于积极的杀害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杀人行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不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不作为)与法定的犯罪行为形式(作为)不一致,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非常态(或特殊)问题。认定不纯正不作为犯应当慎重,通常要求该不作为与作为行为构成该罪具有“相当性”。所谓“相当性”,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行为而构成作为犯,该不作为行为与作为行为相当。例如,甲外出打工,未婚怀孕,在出租屋内产下婴儿,怕人知道又不敢带回家乡,就将自己租住的房门紧锁,到单位上班一直不回家。5天后才回家,婴儿因为无人喂养而死亡。甲的不作为行为与作为行为杀婴具有相当性,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相反,如果不具有相当性的,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作为犯)。假如甲把婴儿放到救助站门口后离去,因为没有被人及时发现而死亡,其行为与作为杀人不具有相当性,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排除构成遗弃罪。不作为行为构成法定作为之罪应具有相当性,该“相当性”成为认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关键。不作为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与作为行为等量齐观的。例如,交通肇事后逃逸(见死不救),不能等同于故意杀人,只能以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警察在值勤时遇到凶犯杀人时或遇到被强奸妇女求救时,因害怕自己遭不测而见危不救,不能等同于杀人或强奸,即使应当负刑事责任,通常也只能以渎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案例8-1:赵立新、何文月夫妇因所生一对孪生早产女婴生命垂危而将她们送医院抢救,赵立新在预交了4000元医疗费后即离去。此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该孪生婴儿病情好转可以出院。医院多次发电报、去信通知赵立新夫妻来医院办理女婴出院手续,均不见回音,致使女婴在医院滞留长达10个月之久。法院判决赵立新身为婴儿的父亲,将病危婴儿送医院后长期置之不顾,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鉴于其家庭实际困难及其认罪悔罪表现酌情从轻处罚,判处1年有期徒刑,缓刑1年。鉴于何文月产后身体虚弱并患肝炎,其当时的体能难以承担抚养双胞胎女婴的义务,宣告无罪。资料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di8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案例8-2:彭某到贺某家索要借款,贺某不在家,贺妻态度甚为冷淡,离家上山去砍柴,家里只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彭某遂萌生将贺子带回原籍收养的念头,随即带贺子先后乘汽车、火车离开××县。后彭某感到把贺子带回家不仅上户口困难、自己父母也不会同意,故产生将小孩抛弃的恶念。次日上午,彭某带贺子离开留宿的饭店,沿铁路步行约一公里,将贺子放在距小路70米处的杉树林中,独自离去。贺子在林中(当时*气温为0℃)约52小时后被两砍柴人发现,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认为,贺子系冻死。法院认为彭某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资料来源:《析疑断狱(上)》,人民法院出版社1987年版。
刑法 11
价格: ¥0.90
刑法 298
价格: ¥0.00
刑法 163
价格: ¥0.00
刑法 19
价格: ¥5.90
刑法 13
价格: ¥0.90
刑法 9
价格: ¥4.90
刑法 14
价格: ¥0.00
刑法 184
价格: ¥0.00
刑法 156
价格: ¥5.90
刑法 40
价格: ¥6.50
刑法 14
价格: ¥1.90
刑法 7
价格: ¥0.90
刑法 32
价格: ¥13.90
刑法 19
价格: ¥6.90
刑法 5
价格: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