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做学问、搞研究离不开发表。但如何发表?有没有标准、有没有方法呢?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针对年轻学子在学术发表、学术研究与学者生涯等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全书分为六讲,分别从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选题、原创、表达、投稿、学者生涯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术、有道,术道结合。对于年轻学者以及即将走上学术道路的青年学子助益良多,尤其在当下学术体制考核的大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讲 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
理解“不发表,就出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洞悉学术期刊的行规,“有的是明确的规则,有的是隐含的规则。”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最核心的有三条,“选题重要”、“研究原创”、“写作清晰”。不出局,很重要,谋求发表有技巧,但不要因此忘记投入学术生涯的初心。“所谓学问好,就是对其他学者做的东西非常清楚。所谓学风严谨,就是诚实对待其他学者的成果。”凡此种种,且看作者如何为我们诠释一幅“术道结合”的“不发表,就出局”图景。
引言:不发表,就出局
《中国季刊》的投稿指南和审稿标准
另外几份期刊的审稿标准
第二讲 选重要课题
做研究要选择重要的题目,是为了发表,但又不只是为了发表,“因为只有重要的题目才能给你学者身份”;“选不重要的题目是浪费时间”。本章的字里行间,有些做学问的人生经验是写给“青椒”群体的:“资深学者好像有当狐狸的特权,年轻学者当狐狸可能会遇到问题”;“有些事情决不能碰,有些诱惑必须拒绝”;“决不浪费写的东西”;“投稿被拒是常态,千万不要因为投稿被拒了就很沮丧”。共勉!
引言:两篇审稿报告
课题是否重要的两个裁判:政治顾客与学术同行
怎样找课题:三个场所与权衡一与多
结语:问题意识与市场意识
第三讲 研究是原创
“学者是知识的生产者”,但如何创新?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创造新知识、新见解、新概念、新理论”?关键的挑战在于连接起两个基本点,从“经验事实”出发,完成“概念分析和理论建设”。在本章中,作者以他的signature piece(代表作)为例,讨论了他是如何找到自己作为独立学者的那团“泥巴”的。依法抗争(rightful resistance)这个概念的提出,绝不仅仅只是“什么成功故事”,而是“有点像钻一个很长的山洞,钻的过程中不知道那边有没有出口,不知道能不能走得通,很长时间都是在黑暗中”。作者的这一讲引领我们进入学术研究的深水区,一睹学术研究的价值和魅力。
引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点之一:经验事实
基本点之二:概念分析
原创点:一连串问题
使用文献:从突破个人的极限
到突破学术共同体的极限
结语:学术生态
第四讲 表达要清晰
“我们各有天赋,无法改变,但研究技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通过实践提高”。定性研究讲求“推己及人”;定量研究以统计方法检验假设,要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良心决断”。“写文章时要有underlined sentences(重点句子)”,也就是那些别人读到时会画线标注的句子。对于每一个学者来说,写作过程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一方面,“写作是个很辛苦的过程”,“只有写的时候你的头脑才是主动的”;另一方面,学者要“多睡觉”,“没什么事情值得你牺牲睡眠”——诚哉斯言!
引言:方法与思维
定性方法:推己及人
定量研究:有技术支持的证伪思维方式
期刊选择
写作习惯、读者意识、文章结构
对两段话的赏析
结语: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第五讲 期刊投稿
“没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稿子是不应该投出去的,否则可能给你造成很大的伤害。”稿子投出去后,“我们一定得像革命年代常说的那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学术界活下来的人,每个人都伤痕累累,关键是你怎么看这些伤痕。在我看来,每道伤痕都是个鞭策,是过去的鞭策留下的记录,也是继续前进的鞭策,在我突破极限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走不过的坎,一道鞭子下来,我就过去了。”我们不是天才,做学问,尤其是向期刊投稿,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引言:如何学英语
匿名评审:把关与奉献
和主编打交道:投稿
和主编打交道:修改后再投
和审稿人打交道:学徒心态
结语:信心、耐心、恒心
第六讲 学者生涯
学者的使命有两个:“创新”与“承传”。学者生涯是“一种有使命的特权”,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以前认为过不去的困难其实很容易过去,很多心结很容易解开”。对于在极限处工作的学者来说,“选题就是自讨苦吃,材料永远繁杂难解,文献总是半生不熟,分析必须挖空心思,写作始终惨淡经营,发表永如万里长征”。在最后一讲中,作者讲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心里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及时行乐,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它变成最高贵的时间”。
引言:谋定生存之后
有使命的特权
自我管理
自我怀疑
学者的三讲
研究经费申请
自我实现
结语:学术生涯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附录从师三十年散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