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PDF电子书全9册,由文物出版社2005至2019年出版。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文家山》内容包括文家山地层堆积、文家山良渚文化墓地、文家山其他良渚文化遗迹与遗物、相关认识、仲家山良渚文化遗址、良渚“南瓜黄”古玉器的玉料鉴定与玉石类型、文家山历史时期的墓葬与遗物等。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书目: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1 瑶山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2 反山 上册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2 反山 下册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3 良渚遗址群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4 庙前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5 文家山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6 卞家山 上册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6 卞家山 下册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 7 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
丛书名: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
出版时间: 2003
编著: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7-5010-1437-X
语言: 简体中文
格式: PDF
质量: 彩色扫描;简体中文书签
页数: 343
大小: 150 MB
内容:
目录
插图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余杭的历史沿革与良渚遗址群
一、历史沿革
二、良渚遗址群
第二节 发现经过
一、瑶山的地理位置
二、瑶山遗址的发现
第二章 发掘过程
第一节 1987年度的发掘
第二节 1996年度的发掘
第三节 1997年上半年度的发掘
第四节 1997年下半年度的发掘
第五节 1998年度的发掘
第三章 墓葬
第一节 一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陶器
第二节 二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石器
(三)陶器
第三节 三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石器
(三)陶器
第四节 四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陶器
第五节 五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陶器
第六节 六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陶器
第七节 七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嵌玉漆器
(三)石器
(四)陶器
(五)动物牙齿
第八节 八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石器
(三)陶器
第九节 九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石器
(三)嵌玉漆器
(四)陶器
第十节 十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石器
(三)陶器
第十一节 十一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绿松石珠
(三)陶器
第十二节 十四号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器物
(一)玉器
(二)陶器
第四章 采集及地层出土遗物
第一节 第十二号墓
第二节 西区出土遗物
(一)玉器
(二)石器
(三)推论
第三节 地层出土遗物
(一)玉器
(二)石器
第五章 研究认识
第一节 墓葬的器物组合及年代
一、陶器组合
二、石器组合
三、玉器组合
四、器物组合
五、墓葬年代
第二节 玉器的研究
一、玉器的刻纹
二、玉作工艺
三、主要器类研究
第三节 祭坛与墓地
彩色图版
彩色图版目录
英文提要
后记
80年前的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年仅25岁的职员施昕更,在他的家乡杭县(今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了史前遗址,并做发掘,还于后来出版了名为《良渚》的考古报告。
施昕更不会想到,在他最早考古的这处距今约5000年前的遗址上,考古人员从此开始了至今长达80年的发现、研究、保护、传承的考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了很多对专业、学术、文化、社会等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事件: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将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这属于当时中国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
1980年代中期以后,这里又先后发现了高等级的墓地、祭坛、大型宫殿基址。后来证明,这些大型建筑设施和出土贵重文物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很可能是国王或贵族。
1990年代中期,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约近35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000年后,浙江省和杭州市先后批准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和管理委员会,出台了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以加强良渚遗址的保护力度。目前,已投入了大约20亿人民币,解决大批工厂和居民的搬迁安置问题,力求还原当年良渚遗址的史前环境和人文景观。
2007年起,在良渚遗址发现了占地约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之后还在古城之外,发现了占地约8平方公里的外城郭迹象。到最近的2015年,又在古城外围发现了大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最早的良渚考古报告 良渚古城遗址鸟瞰
据我所知,1936年以来的良渚八十年考古史,大概可以说是继1928年河南安阳商代殷墟遗址发掘以来,中国可数的连续考古时间最长、取得考古成果最大、改写中华历史记载最多、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典型考古遗址之一,被第一批批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作为当时中国、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遗址群,作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和文明阶段的实证标志,良渚的一系列考古成果,先后被多次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乃至世界考古大发现,并写进了全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众所周知,我们曾长期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史学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只有大约4000年的文明史和国家历史。而上个世纪以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说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普众表达乃至国家表述中。这样的说法在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纸本文献以及传统史学研究成果中,基本上很难爬梳出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来,那么,这只是一个假说?抑或只是一个概念?有什么真凭实据?很多人对此不免将信将疑,产生误解,甚至摇头否定。
然而,我们现在可以基本肯定地说,以80年良渚考古为代表,中国考古学以它惯常的实物证据的发现和研究,已经将中华早期文明一幕幕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换句话说,在这些已经成为支撑中华文明肇始于五千年前的最重要的考古证据中,良渚遗址作为当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考古认知最清楚的国家性的、都城性的史前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中国当时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的当之无愧的直接见证。
良渚考古八十年来取得的如此重要的考古成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还是全人类的。所以,良渚考古成果也已经进入到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窗口期。通过申遗,既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明悠久历史的本来面貌,也可以更好地使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
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乡余杭良渚镇一带分别对良渚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古京坟、荀山东麓以及长明桥钟家村等遗址进行了试掘,并出版《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施昕更先生的发掘成为良渚遗址考古和良渚文化研究的发端。
1959年,夏鼐先生在长江流域考古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
1963年春,浙江省文管会在安溪苏家村遗址西部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00多平方米。与此同时还调查发现了黄泥口、扁担山等遗址。
1981年,对吴家埠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共清理马家浜文化墓葬8座,良渚文化墓葬20座。这是良渚遗址群内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反山玉琮王M12:98
1986年,为配合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纪念会的召开,在反山的西部发掘了660平方米,共清理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11座,出土各类文物1200余件(组),并且第一次发现了良渚文化完整的神徽图案。
1986年在良渚发现50周年会议上,王明达先生提出了“良渚遗址群”的概念,并公布“已知的地点多达四、五十处”。
1987年,又在余杭安溪瑶山遗址发掘了12座良渚文化大墓,出土各类文物707件(组)。除此之外,还揭露出一座在平面上呈内外三重土色结构、边缘砌有石头护坡的覆斗形祭坛遗迹。
1987年及1992~1993年,通过对反山东侧莫角山遗址的发掘,我们认识到这一面积30万平方米、相对高度10米的大型土台,是良渚文化人工营建的大型台基。
1988至2001年陆续对庙前遗址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3850平方米,使我们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良渚遗址群东部(良渚古城郊区)的一处村落遗址的面貌。
1991年,在西去反山仅2千米的余杭瓶窑汇观山上,又发掘了一座与瑶山相类似的祭坛和4座良渚文化大墓。
2003-2005年,对瓶窑卞家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清理了较大面积的临水的木桩遗迹以及66座良渚文化墓葬。
2006年,余杭瓶窑葡萄畈遗址发现了类似城墙的遗迹,以此为线索,经过2007年近一年的钻探调查与发掘,最终发现并确认了东西约1700、南北约19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二等奖、田野考古一等奖。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2007年以后,对良渚古城进行了持续10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最终确定良渚古城是一处包括8平方公里范围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系统。尤其是2009至2013年,在古城西北部陆续调查发现岗公岭、老虎岭、秋坞、鲤鱼山、梧桐弄等10条水坝,它们与良渚古城北面的长约5千米的塘山水坝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利系统,测年约距今5100-4700年,2015年对老虎岭、鲤鱼山进行了试掘。2016年,水利系统的调查和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一等奖。
良渚古城以东30余公里的临平遗址群的考古工作也有重要收获。
2008年至今,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玉架山遗址发现了由6个相邻的环濠组成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
2009~2011年,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的茅山南麓发掘揭示出了一处典型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山前聚落遗址,山前的居住区和墓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外围为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稻田区,反映了良渚文化发达的稻作农业经济。
在今天的考古学界,我连无名小卒都不是。小卒虽微,尚可在列,然而我既微且不在其列,何敢以萤烛之光,与日月争辉?所以与先生论古,实属欲以雕虫之小技,夸于班门,徒取先生酒后茶余之一笑而已。
先生在给我的回复中说:“良渚古国灭于你所说的年代没有考古依据;同样凌家滩被灭了也无考古根据。”以下便是我的一部分“依据”,我读过的关于良渚遗址的专著大约五十余种,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的著作:
1、《良渚文化综合研究》,刘恒武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三章《良渚文化的时空座标》,第三节《时间座标的纵轴——绝对年代》
2、《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刘斌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五章《在更大的时空中认识良渚文化》,第二节《良渚文化的年代与后续》。
3、《湮灭的古国故都:良渚遗址概论》,赵晔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出版。《序言》。
4、《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文集》,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5、《良渚文化》,余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87年12月,余杭县人民印刷厂印刷。《略论良渚文化的分期》(张之恒)。
6、《瑶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出版。
7、《反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出版。
8、《良渚遗址群》(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出版。
9、《庙前》(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之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出版。
10、《新地里》(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
11、《毗山》(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
12、《花厅》(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出版。
13、《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出版。
这些著作不知先生是否读过其中的一两本,或者认为它们根本就不屑一顾或者不值一提,否则先生就不会说我所讲的“没有考古依据”,或者在先生看来,这些都是“伪专家”和“伪学者”写的书,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考古依据”。
还有关于凌家滩文化存续的年代,当年浙江省考古所的专家们在参观了凌家滩出土玉器展之后,感叹说“凌家滩如果不是良渚的父亲,那么他至少是良渚的叔父”,这就说明了良渚和凌家滩的关系。与凌家滩考古以及考古研究有关的书,先生不知是否读过其中一二,或者亦认为一概是无稽之谈,所以才会说我讲的无考古依据,如果是这样,我何以敢与先生论古?
我是如此的一位狂人,让世间所有的考古学者全都闭嘴,唯听我一人纵论古今,拨乱反正,雄辩滔滔。当年董仲舒所谓“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者,亦莫过于此也,小可何人,亦敢践之!